count(1)、count(*)与count(列名)的执行区别

在工作中遇到count(*)、count(1)、count(col) ,可能会让你分不清楚,都是计数,干嘛这么搞这么多东西。

count 作用

COUNT(expression):返回查询的记录总数,expression 参数是一个字段或者 * 号。

测试

MySQL版本:5.7.29

创建一张用户表,并插入一百万条数据,其中gender字段有五十万行是为null值的

CREATE TABLE `users` (
  `Id` bigint(20)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'id',
  `name` varchar(32) DEFAULT NULL COMMENT '名称',
  `gender` varchar(20) DEFAULT NULL COMMENT '性别',
  `create_date` datetime DEFAULT NULL COMMENT '创建时间',
  PRIMARY KEY (`Id`) USING BTREE
) ENGINE=InnoDB DEFAULT CHARSET=utf8 ROW_FORMAT=DYNAMIC COMMENT='用户表';
复制代码

count(*)

在 MySQL 5.7.18 之前,通过扫描聚集索引来InnoDB处理 语句。SELECT COUNT( *)从 MySQL 5.7.18 开始, 通过遍历最小的可用二级索引来InnoDB处理SELECT COUNT( *)语句,除非索引或优化器提示指示优化器使用不同的索引。如果二级索引不存在,则扫描聚集索引。 大概意思就是有二级索引的情况下就使用二级索引,如果有多个二级索引优先选择最小的那个二级索引来降低成本,没有二级索引使用聚集索引。 下面通过测试来验证这些观点。

  • 首先,在只有Id这一个主键索引的情况下查询执行计划,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,type是index也就是使用了索引,key是PRIMARY就是使用了主键索引,key_len=8。
  • 其次在name字段上加上索引,再次使用执行计划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同样使用了索引,只不过索引用的是name字段的索引,key_len=99。
  • 然后在保留name字段索引的情况下给create_date字段也加上索引,再次查看执行计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这次使用的是create_date字段的索引了,key_len=6。

不管上述是使用了哪个索引,其最后查询到的总行数都是一百万条,无论它们是否包含 NULL值。

count(1)

count(1) 和count(*) 执行查询结果一样,最终也是返回一百万条数据,无论它们是否包含 NULL值。

count(col)

count(col) 统计某一列的值,又分为三种情况:

count(id): 统计id

和count(*) 执行查询结果也是一样,最终也是返回一百万条数据.

count(index col):统计带索引的字段

以count(name)进行查询,执行计划如下:

count(1)、count(*)与count(列名)的执行区别

可以看到用的是索引字段进行统计,索引也命中了。 把一列中的name字段置为NULL,再进行count查询,结果返回999999

count(1)、count(*)与count(列名)的执行区别

再把这列的NULL值置为空字符串,再进行count查询,结果返回1000000

count(1)、count(*)与count(列名)的执行区别

所以,综上简单的使用索引字段统计行数能够命中索引,并且只统计不为NULL值的行数。

count(normal col):统计不带索引的字段

统计不带索引的字段的话就不会使用索引,而且也是只统计不为NULL值的行数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count(1)和count(*)取舍

之前也不知道在哪看到的或听说的,count(1) 比count(*) 效率高,这是错误的认知,官网上有这么一句话,InnoDB handles SELECT COUNT( *) and SELECT COUNT(1) operations in the same way. There is no performance difference. 翻译过来就是,InnoDB以同样的方式处理SELECT COUNT( *)和SELECT COUNT(1) 操作,没有性能差异。

对于MyISAM表, 如果从一个表中检索,没有检索到其他列并且没有 子句,COUNT(*)则优化为非常快速地返回 ,此优化仅适用于MyISAM 表,因为为此存储引擎存储了准确的行数,并且可以非常快速地访问。 COUNT(1)仅当第一列定义为 时才进行相同的优化NOT NULL。—-来自MySQL官网 这些优化都是建立在没有where 和 group by的前提下的。

阿里开发规范中也提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在开发中能用count(*) 就用count( *).

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cnaaa.net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naaa.net/archives/6613

(0)
郭靖的头像郭靖
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下午4:36
下一篇 2023年1月13日 下午3:10

相关推荐

  • 如何快速实现 Redis 持久化

    RDB快照(Redis DataBase) RDB是一种快照存储持久化方式,具体就是将Redis某一时刻的内存数据保存到硬盘的文件当中,默认保存的文件名为dump.rdb,而在Redis服务器启动时,会重新加载dump.rdb文件的数据到内存当中恢复数据。 开启RDB持久化方式 开启RDB持久化方式很简单,客户端可以通过向Redis服务器发送save或bgs…

    2023年6月29日
    87100
  • mysql innodb临时表btmp1文件太大

    某日生产环境(数据库实例)告警,磁盘使用率过高! 检查发现是由于mysql的data目录的ibtmp1文件太大,达到了30GB 一、ibtmp1文件是干嘛的? 就是用来存放临时表查询时的数据。 二、ibtmp1增长的原因是什么?主要与SQL有关,尤其是大量的分组聚合,排序,join查询SQL.通常如下情况会造成iptmp1上涨: 查询语句会先查询temp_t…

    2023年12月18日
    1.3K00
  • MySQL性能优化,MySQL索引优化,order by优化,explain优化

    建表 优化一:全部用到索引 介绍 建立的复合索引包含了几个字段,查询的时候最好能全部用到,而且严格按照索引顺序,这样查询效率是最高的。(最理想情况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) SQL 案例 优化二:最左前缀法则 介绍 如果建立的是复合索引,索引的顺序要按照建立时的顺序,即从左到右,如:a->b->c(和 B+树的数据结构有关) 无效索引举例 SQL 案例…

    2023年8月28日
    1.5K00
  • MySQL 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

    在项目中,一个数据库有很多人需要使用,不能所有的人都使用相同的权限,如果人比较多,一人一个用户也很难管理。一般来说,会分超级管理员权限,管理员权限,读写权限,只读权限等,这样方便管理。当然,具体怎么管理权限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。无论如何,都需要创建多个用户来管理权限。root 是数据库的超级管理员用户,对于普通开发人员来说,权限太大了,如果不小心做了一些不可逆…

    2022年6月9日
    1.4K00
  • MySQL 如何查找删除重复行?

    如何查找重复行 第一步是定义什么样的行才是重复行。多数情况下很简单:它们某一列具有相同的值。本文采用这一定义,或许你对“重复”的定义比这复杂,你需要对sql做些修改。本文要用到的数据样本: 前面两行在day字段具有相同的值,因此如何我将他们当做重复行,这里有一查询语句可以查找。查询语句使用GROUP BY子句把具有相同字段值的行归为一组,然后计算组的大小。 …

    2023年4月25日
    78600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712342017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8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